12/10下午兒子要去台南也順便把我們
載去巴克禮紀念公園放風溜小孩
我從對面文化中心拍公園正面並不起眼
這是一個有故事的公園,命名為巴克禮.是
紀念他對台灣無私的奉獻.
馬斯.巴克禮博士1849年生於蘇格蘭的
格拉斯哥,他於1875年來台,前後奉獻台灣60年
的時光.1935年病逝於台南,且埋在台南基督教
長老教會公墓.他是台灣教育現代化的先鋒,創辦
了台灣第一所西式大學~台南神學院,將基督教
聖經由原文翻譯成台語羅馬字,並推行羅馬拼音
白字話運動,又從英國引進現代製版印刷術,發行
台灣第一份報紙.
巴克禮紀念公園~紀念碑
這裡以前曾經因為台南縣,市之間土地糾
紛興訟而封園十幾年,無人聞問,枯枝.落葉.垃圾
滿地,還被用來傾倒建築廢土垃圾是髒亂的死角.
2002年崇明里的里長李先生跟三位平常
一起爬山的山友翻越圍籬,拿著鐮刀開始動手清
理垃圾,剛開始社區居民認為他們頭殼壞掉了,可
是里長說,他一直有個夢想,希望公園內被遺忘的
河道能夠重見天日,也夢想有一天他的小孩可以
跟鄰居小孩,手牽手沿著蜿蜒的步道,穿過美麗的
公園平安上學去.就憑這麼一股憨勁與毅力,社區
居民也投入公園清理垃圾,總共運走170車垃圾,
他們開始整治渠道邊坡,挖出七個水池,當他們親
眼目睹河道出現(湧泉)時,里長還特地去圖書館找
史料,發現那裡在荷治時期是水塘,荷蘭人取水灌
溉,稱為(活水荷蘭埤),ㄖ據時期更有(夢湖)的美
名,這些珍貴的史料讓社區居民士氣大振,封閉近
百年,當地耆老口中的荷蘭埤,終於重見天ㄖ.
小橋流水凸出的那棵就是落羽松雖然還沒很紅
在台南我也看到落羽松了
荷花池裡的白睡蓮仍有花開喔!
這裡沒有太多人工的建設,落下的枯葉不清
掃讓它自然腐化為食物鍊的一環,為市民提供
一處趨近荒野與森林之間野趣天成的休憩環境.
這裡沒有卡拉OK,沒有攤販,考量土地的承
載量也沒建廁所.只是打造一個可以抱著自然的
閒心來去走走可以樸實地做朋友的公園.
你們看到了嗎?草坪上很多的麻雀喔!